标王 热搜:
 
 
当前位置: 首页 » 公告中心 » 行业趋势
被当废品19.5元卖掉的铜锅,却发现是著名的“邓公簋
 [打印]添加时间:2022-11-14   有效期:不限 至 不限   浏览次数:68
   一个农民揣着个铜锅,跑到宝丰县文化馆,询问这个东西值多少钱。工作人员说,文物必须上交。农民一听,心里凉了一截,转身就走了。他跑到废品收购站,把铜锅称重,卖了19.5元。
 
  农民是县里窑厂的工人。在一次烧砖取土时,他挖到了这个铜锅。把土清理掉,这个锅还配有个盖子,基本完好无损,外面青色,带点铜锈,有点沉。
 
  这东西说不定是个古董!农民也不懂,想着去找懂行的看看。
 
  12月的河南,已是深冬。农民揣着这个铜锅,跑到了县文化馆。本来是想问问这东西值多少钱,但文化馆的工作人员说:文物必须要上交,是属于国家的。
 
  一般发现者主动上交文物,都是有奖励的,从几十、几百到上千元不等。两人沟通并不顺畅,农民以为自己要颗粒无收,立马转身就走了。
 
  走在路上,怕这个铜锅被上缴,他直接去了废品回收站,心想,不如卖个废品还能得点钱。一称,快10斤,卖了19.5元。
 
  而县文化馆那边,看到这来询价的人转身不见了,他怀里的那件器物,看着是件有年代的青铜簋,便立马打电话给平顶山市文管会。
 
  一接到电话,文管会派了3个人,马上赶到砖瓦厂。他们对取土现场进行了考察,每个人都惊讶地张大了嘴,这里发现了多处古墓葬。
 
  可走了砖瓦厂一圈,也没看到那个去询价的工人。几人来到县文化馆,一分析,估摸文物已经被卖掉了。农民没有渠道,又是个铜器,想快速出手,估计会是在废品回收站。当时,不少重量级的青铜器都是在废品站被救下的。
 
  一行人又风风火火跑废品收购站。果然,在一家收购站找到了这件青铜器。与老板商量后,文物部门以19.5元回收了这件青铜文物。
 
  他们将东西带回去,进行了仔细的清理和检查,又查阅了一番资料,发现这件东西果然不简单!
 
  这个铜锅被认定为西周时期的青铜礼器,在簋内,刻有铭文邓公乍,所以,给它命名为“邓公簋”。
 
  簋,是古代用来盛放煮熟的黍稷稻粱的器皿,相当于现在的大碗。邓公簋高21厘米,口径19厘米,腹径24.5厘米。在邓公簋上刻有12个字:邓工乍应嫚毗媵簋其永宝用。这件器物,应该是古代邓国公主媪毗嫁到应国时的陪嫁礼器。
 
  传说公主媪毗才貌双全,喜欢四处云游。一次,云游到应国时,在一处水边楼阁住了下来。每晚,公主都会吹奏《凤凰鸣》,当她的笙声响起,远处就会有玉箫附和。这箫声原来出自俊美的应国王子。
 
  王子和公主因音乐结缘,相识并相恋了。邓国和应国国君见二人有缘,便同意了两国联姻。婚礼盛大,在众多陪嫁物中,邓国国君为媪毗陪送了四件“邓公簋”。
 
  这段浪漫的爱情故事,自然是后人的编纂。但两周时期,诸侯国为争取可靠盟友,联姻确实是一种常见的外交策略。
 
  据甲骨卜辞记载,商代时已经有应国,它的疆域主要在如今平顶山滍阳岭,立国约350年,后被楚国灭掉。应,古时即为“鹰”,应国原为应龙氏后裔。
 
  但在1979年这件邓公簋发现之前,应国只在史书上有记载,并没有实物佐证它的存在。邓公簋出土后,这个神秘古国也得到确认,考古学家们来到挖出邓公簋的地区,认定这里是古代应国贵族墓地所在地。
 
  1986年,应国墓地开始进行发掘,挖掘一共经历4个阶段,直到2007年截至,历时21年。
 
  这块墓地一共有40余座墓葬,由南向北依次排列,井然有序。墓葬的入葬年代,随着墓葬北移,时间也从早到晚。所有的国君级大墓,也就是应侯及夫人墓,都是东西并列在滍阳岭中脊部。
 
  这块墓葬群,从西周早期,到春秋早期,清晰地列出了应国各代国君的世系表。但遗憾的是,早些年,滍阳岭被一条大沟、一条水渠拦腰分成了3截,岭上先后建起了6个砖瓦厂。
 
  砖厂不断取土做砖,早期大家文物意识也不强,加上盗墓的多,很多文物都遗失了,使得本来完整的应国文化图谱,留下了几个缺环。
 
  好在那个19.5元的邓公簋被及时抢回,不然,这个墓葬群可能还在砖厂底下。
 
  现在,邓公簋藏于平顶山博物馆。因为应国的发现,1986年后,平顶山还多了一个别称——鹰城,玉鹰也成为平顶山的市徽标志和精神象征。对这段3000年前的历史感兴趣的,可以去平山顶博物馆看一看。